这是一项环境导向的经济研究,专注于可持续性。 虽然简单的回答并不完全错误,但也不完全正确。实际上,生态经济是一个多学科领域(即许多不同学科融合在其中),它将经济作为应用自然科学的一个子系统来研究,涉及生态学、生物学、化学以及物理学等领域。它还涉及数学、哲学、社会学、人类学、政治学和许多其他领域的重要内容。
乔治斯库-罗根是一位出生在罗马尼亚的纳什维尔数学经济学家,也是生态经济学的奠基人,他提出经济学必须遵守热力学[1],因此持续的经济增长是不可持续的。他提出了一个新的经济模型,即“稳定状态模型”。当今大部分经济活动都基于持续增长的自由主义原则,而这正是当今环境问题和不平等问题的真正根源。经济增长与生物圈中的任何系统一样,都有其局限性,最终遵循相同的法则。这就是为什么这个领域被称为“生态经济学”的真正原因。它不仅仅是将生态特征纳入经济中,而是在经济中系统地运用从生态学中衍生的数学和概念工具。
然而,这个定义未能捕捉到经济的人类社会维度。帕塞特认为,我们应该在市场达到均衡状态之前,而不是之后,来研究外部性的影响[2]。换句话说,在考虑成本效益之前,我们应该先研究经济活动可能对环境和社会产生的潜在影响。事实上,经济生产的生态学(包括生物圈和社会)确定了其边界。这种提议的应用包括戴利的原则(1. 可再生自然资源的开发速度应等于其再生速度;2. 废物排放速率应等于其所在环境的吸收能力;3. 非可再生自然资源的开采应与可再生资源的替代速度相匹配)和帕塞特的“约束性预测管理”原则。
在这个框架中,一个关键概念是“最大可持续收益”(MSY),它在20世纪30年代关于渔业管理方面得到了发展[4]。然而,可持续性的概念早在18世纪的汉斯·卡尔·冯·卡洛维茨的著作中就出现了[5]。它可以与一类应用数学模型相关联。关键概念是,生物群体的数量增长以替代损失并达到一个平衡的人口规模(承载能力),在此过程中产生可持续收获的剩余部分。
模拟最大可持续收益最简单的方法是修改一个逻辑方程,以考虑对人口的持续剔除。平衡点是半稳定的,如果捕捞不减少,人口的小幅减少可能导致正反馈和灭绝。因此,最大可持续收获并不安全,最佳策略是接近一个“最优可持续收益”,即在长时间内实现的可持续资源的最高经济收益,而不降低人口或其环境承受继续实现该收益水平的能力[6]。
同样,这种简化的方法并未涵盖社会互动的复杂性。Cavalcanti坚持认为,在任何成功的可持续经济理论中,都必须考虑到人类群体的福祉[7]。生态经济学是一个新兴的跨学科领域,已经在我们作为社会和经济物种与环境的感知和关系方面推动了许多改变。
参考文献:
-
Georgescu-Roegen, N. 1971, The Entropy Law e the Economic Process, Harvard Universidade Press.
-
Passet, R. 1979, L’Économique et le Vivant, 2nd ed. 1996, Economica, Paris.
-
Daly H.E. (1990). Toward Some Operational Principles of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Ecological Economics, 2, 1-6.
-
Russell, E. S. (1931). “Some theoretical Considerations on the “Overfishing” Problem”. ICES Journal of Marine Science. 6 (1): 3–20.
-
Hans Carl von Carlowitz. 1713, Sylvicultura oeconomica, oder haußwirthliche Nachricht und Naturmäßige Anweisung zur wilden Baum-Zucht.
-
Clark, C.W. (1990), Mathematical Bioeconomics: The Optimal Management of Renewable Resources, 2nd ed. Wiley-Interscience, New York
-
Cavalcanti. C. (2010) Conceptions of Ecological Economics: its Relationship with Mainstream and Environmental Economics. Estudos Avançados. 24 (68): 53
本文学术版:
Calvino, Baldolino and Gunn, Angell, What is Ecological Economics? (December 2, 2019). Available at SSRN: http://dx.doi.org/10.2139/ssrn.4353008